【地评线】大洋网评:活起来火起来,夯实非遗“厚家底”
(相关资料图)
8月22日,“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”走进南海神庙、广州海事博物馆、荔湾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,以一线的视角聚焦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,活化与利用,继续探讨如何让文化“软实力”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。(8月23日《广州日报》)
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历史遗产,是城市文脉绵延的生动见证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,广州非遗资源蕴藏丰厚。舌尖上的非遗,艺术里的非遗,节庆中的非遗,工艺上的非遗……绚丽多彩的历史遗珍编织出一幅鲜活的文化画卷。数据显示,广州市已认定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16项(含扩展项目),其中人类非遗代表作2项、国家级项目21项、省级项目95项,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项目总量均居全省首位。
非遗的魅力源于悠久历史,非遗的生命力系于传承创新。如何用好非遗“厚家底”?关键在于活起来、火起来。
活起来,意味着非遗不能“束之高阁”,要用起来、保护好,融入城市发展脉动。近年来,广州全面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,积极推动广州非遗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以荔湾为例,在广州市文广旅局的指导下,基于广州首个非遗街区、永庆坊非遗街区的经验,启动打造的荔湾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,把原本散落在各处的20家非遗工作室、工坊聚合起来,让“三雕一彩一绣一窑”、采芝林中药文化、西关正骨等特色非遗项目在此“安家”,形成集生产、展示、体验、培训、研发、交流等于一体的非遗综合性集聚发展平台。据介绍,接下来该区还将打造广州的“非遗百工坊”,持续探索非遗保护发展的新样式、新路径。非遗传承与城市发展的协奏律动,一方面将擦亮城市文化名片,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的活力;另一方面,将打开文旅创新的新空间,为城市发展汇聚更多人气、流量。
火起来,意味着非遗不能“孤芳自赏”,要有活力、发展好,走进百姓日常生活。有一种说法——非遗“活于民间、死于庙堂”,道出了人们对非遗融入时代、融入生活的期盼。非遗是有生命力的“活化石”,映照的是可见、可亲、可参与的现实生活。无论是春节(行花街)、天河乞巧习俗,还是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、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,这些非遗项目都源自生活,也终归于生活。“见人见物见生活”,正是非遗传承发展必须回答的课题。近年来,广州推动非遗进社区、进景区、进校园、上云端,探索讲好非遗故事;打造广州非遗开放日、非遗主题街区等,拓展非遗共富共享新空间;大力培育和认定非遗传承人,让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。只有抓住“人”这个核心,与群众生产生活更紧密地连接,非遗才能更好赋能城市发展、赋彩美好生活。
非遗传承发展,利在当下、功在千秋。在广州这片文化热土上,非遗工作室加快串珠成链、连点成片,“非遗百工坊”款步而来,正以有形之力涵养非遗无形之美。在共建共享之下,期待广州非遗在文脉绵延中芳香馥郁、历久弥新,源源不断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滋养。
(广州日报评论员张冬梅)